現在的智慧型手錶市場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塊,一是 Apple Watch、Android Wear 這種真的完全智慧型,你可以透過手錶做到很多事情,像是講電話、瀏覽 Facebook、回覆 LINE 訊息等等,帶來更棒的智慧生活以及手機應用,對象主要是鎖定熱愛科技的消費者。二則是像 MARTIAN 或是近期 Sony 與 Citizen 聯手推出的 Wena,將智慧應用與真正的手錶結合,智慧部分主要是通知用,例如:有來電時會透過手錶震動提醒使用者、接收到新 E-Mail 郵件時,也會利用手錶通知以及提供簡單閱讀標題,讓一般消費者也能選購到外型就跟傳統手錶一樣,卻也擁有智慧應用的智慧型手錶。
前陣子拿到的這支 MARTIAN NOTIFIER 系列,就是屬於後者的智慧型手錶,對很多喜歡傳統手錶外型的朋友來說應該會想:「哇,這好像是很不錯的選擇,不用因為為了想要有智慧應用,就必須屈就於 Apple Watch 或 Android Wear 內建仿真卻還是假假的錶面 」 ( 至少筆者是這麼想 ),筆者使用一段時間也的確是這樣,它能呈現出跟傳統手錶一樣的氛圍,但其實除了這部分,筆者也相信,會對這款有興趣的朋友,平時應該都很習慣戴傳統手錶,在質感上有一定程度的重視,所以不僅僅是傳統與智慧的結合,MARTIAN NOTIFIER 的「質感」如何,更是你需要重視的地方,搞不好這還是取決於是否會長期使用的關鍵點。

開始前先簡單認識一下 MARTIAN NOTIFIER。
MARTIAN NOTIFIER 是一支將傳統外型與智慧應用結合的智慧型手錶,因此可分成兩部分,「傳統手錶」與「智慧功能」。這兩部分都是分開獨立運作,擁有單獨的電池供電,傳統手錶可以提供約兩年的使用時間,智慧功能在充飽電狀態下,約可使用六天,也就是說當智慧功能沒電時,MARTIAN NOTIFIER 依舊能當成一般傳統手錶使用。而智慧功能除了提供訊息與來電通知外,還內建遠端遙控拍照、以及尋找手機功能。
▼ 雖然說 MARTIAN NOTIFIER 外型設計的跟傳統手錶一樣,但就只有錶面,其整體質感還是有段差距,主要是因為 “塑膠材質” 的機身因素,這點乍看之下好像沒什麼 ( 畢竟它都加了智慧功能嘛~ ),但對已經很習慣戴傳統手錶的人就變得非常重要,因為手錶首要事情就是彰顯「個人品味」以及「穿搭」,所以當質感沒有到一定程度時,剛開始你可能還會試著接受,但長久下來就會變成一個關鍵的取捨點,更何況以 MARTIAN NOTIFIER 的價位已經可以買到 SEIKO 石英錶。當然,市面上也是有不少同級手錶使用塑膠材質,但處理手法上就是有差,如果再加上品牌價值,那就更不用說了。
▼ 除了手錶本身,錶帶也是很值得關注的部分,姑且不談質感如何,這種材質的錶帶長期使用下來是非常容易刮傷與損壞,所以在保護上要更加重視,最好不要碰撞到東西,而筆者則比較懶惰一點,一拿到就趕緊換成質感較好也耐操的皮革錶帶。
就智慧功能的話,光是訊息通知其實對一般人來說已經很夠用,這也是生活中最需要知道緊急的事情,就算手機放在包包中,不論是來電、公司寄來的郵件、或是家人傳送的 LINE 訊息,都能不錯過立即回覆或接聽(除非你的神經很大條),而文字訊息部分,MARTIAN NOTIFIER 也都能完整的顯示,所以看到寄來或傳來的是廣告,那就不用特地把手機拿出來。
只要手機有安裝的 App,你都能設定是否需要手錶震動通知,而來電、訊息、還是郵件這些比較重要的功能,則提供不同震動的節奏,主要是讓我們在不看手錶與手機情況下,也能知道是什麼通知。
▼ 除了通知,MARTIAN NOTIFIER 還支援遠端遙控拍照與 Find My Phone 功能,雖然使用的次數可能很少,但真正需要用到時是蠻方便的。
不得不說,MARTIAN NOTIFIER 的確讓想要有智慧應用,又鍾愛傳統手錶外型的人很不錯選擇,但畢竟會看上它的首要條件,就是保留傳統手錶外型而不是智慧應用,外型跟質感又是密不可分的一塊,所以是否推薦呢?筆者會建議,如果你對質感有很大的接受範圍,那 MARTIAN NOTIFIER 可以考慮,但如果你是鍾愛於傳統手錶的迷人質感與設計感,或許可以思考是否真的有需要為了智慧應用而添購這支錶?它帶來的價值是否大於高質感傳統手錶?又或是能不能透過其他的替代方案來達成,如:購買小米手環之類來達成智慧通知功能,真的想要的話,那就考慮 MARTIAN 更高系列吧。
▼ 機身的 Micro USB 充電埠不知道為什麼要設計這麼深,其長度只能使用隨盒附贈的 MicroUSB 線, 一般 MicroUSB 是接不到的 ( 頭不夠長),這點也需要注意一下。